熬过寒冬,路过暖春,渐渐地我们共同走进了初夏。在这个色彩斑斓的季节里,让我们在书香的陪伴下享受最美好的时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即使在疫情中,阅读也不应缺席。在倡导全民阅读的氛围下,读书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追求。为激发我院学生对读书的热爱和向往,养成“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营造浓厚的书香校园阅读氛围,按照《哈尔滨华德学院第七届读书节活动方案》相关要求,经济管理学院开展了“疫”路同行,“云”分享——微书评撰写活动。接下来让我们线上相约,一起分享同学们的好书推荐吧!
无论身在何方,陷于何种境地,都要尝试着去做环境的主人,向下扎根,向上开花。
《向着光亮那方》有17个小故事,在《努力》这篇中,它所叙述的是刘同高中的故事。那时的他害羞,腼腆。他一直想进文科重点班,可偏偏文理分科时,考得不好。但是,那个不敢表达自己观点的小男生却站在文科重点班班主任的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进了重点班后,他的成绩还是没有太大的起色,于是他开始隐藏自己。他的班主任发现了他的异常,于是让他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直到高三复习他才明白,为什么老师让他参加活动,因为学习很重要,但学习的能力更重要。
电影《涉外大酒店》里有一句台词:任何事情都会有皆大欢喜的结果,如果没有,那就证明还没有到最后。
努力,向光前行,让所有的结果都皆大欢喜。
这可能是今年最励志的真实故事。
塔拉·韦斯特弗,1986年生于美国爱达荷州山区的一个怪诞家庭,塔拉的童年在垃圾场度过,那里没有读书声,也没有学校的影子。父亲甚至说:学校是洗脑,去上学就是把孩子交给魔鬼。所以,塔拉在十七岁前从未上过学,也没有出生证明,生病、受伤也从没去过医院,简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直到青春期,塔拉开始有了自我意识,也逐渐对这个家庭产生了怀疑。在替父亲照料垃圾场的间隙,她偷偷自学,并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然而,适应现代生活是塔拉必须要走的另一条艰辛的道路。
最终,塔拉依靠卓越的毅力与信念,从不及格成为优等生,获得剑桥大学交换的机会,并取得博士学位,又成为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实现了人生的逆袭。
读书和教育如何改变人生命运,塔拉的故事就是最好的答案,希望你能从这本书里汲取到更多的力量,飞向你的2020年。
《你所羡慕的一切都是有备而来》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从来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的成功,只有努力时刻为成功做着准备的人,才有可能实现人生的逆袭。
在老丑的书里,我读到了如今的隐忍,是为将来游刃有余的改变做铺垫;我读到了老丑减肥的三次经历。我自始至终都认为能够减肥成功的人,有着非常难得的毅力。
一个人只有努力成为更好的人,才有资格任性,才有理由放肆,才有资本去选择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那些生活中看似得心应手的人,事业上仿佛光鲜夺目的人,经历的挫折、嘲笑、忍耐和付出,比谁都多!
说到家,也许每个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家庭,那个温馨的港湾,那个无论你在外面受了多大的荣耀与耻辱,它都会永远包容你,爱护你的宝地。因此,我们的理解就是,我们需要一个家,并且希望永远得到它的庇护。然而,当我读到巴金先生的《家》,他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家》是巴金先生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讲述了一个正在崩坏的资产阶级家庭的全部悲欢离合的历史。它所代表的意义不仅仅是这样一个家庭,而是整个社会上大多数家庭的悲哀。它们在腐坏中崩塌,它们作为一个家,然而却没有一个家能给孩子们带来温暖与支持。固然,若整个社会大多数家庭都是这样的话,我们何谈进步?小家为大家,大家成就小家,没有大的国家,岂会有小的个体的家。
《家》告诉我要拥有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遇事要有独特的见解,并且敢于表达。每个人的独立思想才组成了百花齐放的文化时代,所以,这个社会需要的是新思想,而不是一些陈腐的东西,毕竟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这本读物是以绘本的形式向我们展现的,故事主人公是一只叫陶陶的乌龟,正如我们所知,乌龟的速度是很慢的,但是书中的陶陶却一步一步地、坚持不懈地爬行着去参加故事中狮王的婚礼。狮王洞路途遥远,它一步也没有停下来。可它在赶路的途中遇到很多动物都劝它赶紧放弃,都认为它很慢,可陶陶仍然坚持自己的决定没有放弃。这种坚持自我的精神我认为是值得被我们所学习的。陶陶在赶路中受到别的动物的幸灾乐祸的嘲笑,它依旧不放弃,它很疲惫,但它也很幸福。
虽然故事很儿童化,但是这本读物真正表达的是一个成年人都需明白的哲理:“在路上,就天天走,总会遇见隆重的庆典”,我们都会上路,那是做人的一世,做事的一生推辞不了的。只要在路上,终究没有落空那回事,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众所周知《资本论》不仅是一部不朽的经济学著作,也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融为一体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全书,并且它又是马克思一生所作出的两大贡献,即历史唯物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完美的统一。实际上这部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石的经济学巨著,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具体论证和生动体现,即具体的历史唯物主义论著。《资本论》创建了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马克思像黑格尔一样,相信能够用一个辩证法公式概括人类的进化历程。他认为,所有哲学家所做的一切都在致力于解释世界,但他同时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改变世界。他在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之上,颠覆了传统的“形而上学”,建立了一个现实中得以实践的影响巨大的思想体系。
这是一本值得我们每个人都去阅读的书,百年前的很多观点依旧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上演。
看着那些含着金汤勺出生的人,你是否会因为自己的平庸而感到不甘?《平凡的世界》讲述的就是一个普通人的故事。
初次看到这本书,最先吸引我的就是作者那极富有阅历的名字-路遥,而当我翻开封面去探索理解时,才领悟到只有平凡的世界,平凡的生活,平凡的人们,才是最真切感人的。
书中主人公就是一个出身于底层社会的年轻人。他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通过不懈的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现实中,很多人总把平凡当作自己不努力的借口,或把平庸当作生活的常态,却忘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不懈的努力,在平凡中创造不凡的人生。
最后想送给自己,也送给大家书中的一句话:你应该在以后短暂的岁月里,真正活得不负众爱。
通过阅读这本书,让我印象十分深刻的一句话是“最美的姿态是能会吃苦”。现实中有很多人在漂泊在奋斗,也有很多孤独寂寞的人,但是人生就是这样,有的人从未放弃,耐得住寂寞才撑得起繁华。该奋斗的年纪,别轻易放弃梦想,青春是一个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不要荒废,应珍惜韶华,抓住机遇。不要在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要心怀梦想、要逆风奔跑、要敢于拼搏、要相信自己终会发光。
《海边的卡夫卡》是村上先生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自称田村卡夫卡的少年。他在十五岁生日前夜独自离家出走,乘坐夜行长途巴士远赴四国。出走的原因是为了逃避父亲所作的比俄底浦斯王还要可怕的预言:尔将弑父,将与尔母、尔姐交合。卡夫卡四岁时,母亲突然失踪,带走了比卡夫卡年长四岁的姐姐,不知何故却将亲生儿子抛弃。他从未见过母亲的照片,甚至连名字也不知道。仿佛是命运在冥冥之中引导,他偶然来到某私立图书馆,遂栖身于此。馆长佐伯女士是位四十多岁气质高雅的美妇,有着波澜曲折的神秘身世……
正如书中所描述的命运沙尘暴,当面对它时,人们往往无处可逃,相反,如果敢于跨入其中,予以坚强面对,当你从中跨出的时候,你就已不再是跨入时的你,人也才能得到最终的救赎,从而完成自我的超越和重塑。
《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让每一个读完这本书的人都成了锁链中的一环,分享着同一个秘密。天堂里,会有五个人,为了五段不同的记忆,等候你长大,相爱、衰老、死亡,等待着解答你最后的疑问。
本书让我对生命有了新的身份认知,以死亡的视角回看一生,爱恨憎恶与自我救赎。主人公爱迪遇见的每个人都跟他讲了一些与他有关的但是他之前并不知道的事情。当我们全面看待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会开始理解一些事情并且会有不同的感受。
在人间我们认为的毫无意义的生活,其实也正是我们的价值所在,生命有可能会消失,但无论如何我们的爱不会消失。当下我们热爱生活,珍惜生活就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在书中,作者用朴实的语言与故事,与你探讨人生的意义。你的未来不会在某个地方傻傻地等着你,而是需要你用双手拼出来,拼出属于你自己的世界,拼出属于你自己的辉煌。“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值得我们用心感受,都值得我们去反复的阅读,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打了满满的鸡血,找到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封面的这句话“我之所以这么努力,是不想在年华老去之后鄙视自己”。想要有所得到,必须全力以赴,没有付出怎么会有收获。“不经历风雨,怎么可能见彩虹!”
假期翻开了这本《活着》。不管是书名还是作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部创作于90年代、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手法的作品,不管是在懵懂无知的少年时期,还是渐渐心智成熟的如今,都能感受到平凡文字中的深沉。
文中的徐福贵年轻时是一个从不知家为何意,只知吃喝嫖赌的纨绔子弟,在被算计败尽家产、体会丧父之痛后,终于懂得家的可贵。从家财万贯到一无所有,经历了战火硝烟,经历了与至亲的生离死别,他开始变得踏实,慢慢担起家庭重担,过着平凡日子,在岁月中默默承受至亲一个个离去,只剩他茕茕一人。故事从一个不知所谓的浪荡子开始,以其历经沧桑,磨难结束。作者平平淡淡的文字让人感动,福贵对生活,对生命的态度则让读者动容。虽然文字结尾了,但是故事还没有结束,福贵牵着老牛走在乡间的余晖下,给读者留下满满的感动和对活着的思考。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无不强调了多读书才能广集益,多读书才能明是非。此次书评撰写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居家生活,而且开拓了学生们的视野,激发了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望,引领广大学子向着成长、成才、博学、乐学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