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教学研究

以督导反馈为镜,共谋教学改革新路径——经济管理学院国际贸易与俄语系召开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研讨会

发布者:刘永芝  时间:2025-04-30 12:45:59  浏览:

为深入贯彻落实OBE教育理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国际贸易与俄语系于2025年4月24日召开专题研讨会,围绕《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精彩课堂教与学质量评价反馈问题整改清单》展开深入剖析与整改部署。全体教师结合督导反馈的16项核心问题,从课堂目标设计、教学设计与执行、师生互动优化等维度展开研讨,制定针对性改进方案,推动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针对督导反馈中“课程目标设置与OBE导向脱节”问题,与会教师一致认为需强化目标设计的精准性与可操作性。通过案例分析,教师们指出当前课程目标存在表述笼统、技能点分解不足等痛点,导致学生学习方向模糊。为此,系部将以核心课程为试点,聚焦成果导向,将“了解”“掌握”等抽象表述转化为可量化的行为指标,并建立目标与教学大纲的动态对照机制,确保每个知识点对应具体能力产出。

针对教学资源开发不足、案例库单一等问题,系部提出“三库联动”建设计划:一是联合校企合作单位共建“跨境贸易实战案例库”,覆盖RCEP协议、中俄跨境电商等新兴领域;二是开发俄语文化主题数字资源包,融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场景;三是升级“智慧课堂”平台功能,通过微课视频、虚拟仿真操作模块等资源,解决实训指导细节缺失问题。

针对课堂管理松散、数字化工具应用不足等问题,系部推出“三维课堂管理法”:建立“3分钟思政导入”机制,在相关课程中自然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实行“分段式时间管控”,要求教师备课环节预设知识点讲解、讨论、总结的精确时间配比;推广“超星实时预警”系统,通过课堂随机提问、弹幕反馈等功能激活学生参与度。

为保障整改成效,系部建立“周反馈、月督查、学期评估”三级督导机制:每周由系主任牵头开展“交叉听课”,重点观察课件规范性、思政融入度等可量化指标,建立即时反馈机制;每学期中期邀请校企合作单位代表、毕业生代表参与课堂观察,重点评估案例教学与行业需求的契合度;期末开展“课程质量提升成果展评”,由学生评教数据、督导评教数据、课程过程性材料等共同构成评价矩阵。

本次研讨会标志着国际贸易与俄语系教学改革进入跃升期。正如系主任总结所言:“督导反馈既是警醒之钟,更是改革之机。全体教师将以问题为导向,把整改清单转化为创新清单,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能力提升的阶梯,为培养高素质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