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主动应对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挑战,进一步巩固教学中心地位,国际贸易与俄语系于2025年11月11日召开“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研讨会”。本次会议旨在凝聚共识,聚焦课堂教学这一育人主渠道,共同探索与激发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动能。会议由国际贸易与俄语系副主任张金秋主持,全体教师参会。

首先,与会教师一致认为,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和核心环节,必须持续深化教学创新,当前高等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场所,更是能力培养、价值塑造和思维启迪的关键阵地,必须主动求变,以创新的理念和方法赋能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
随后,在专题研讨环节,多位教师分享了他们在课堂教学创新方面的实践与思考。《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组介绍了如何通过引入“项目驱动式学习”,将真实的跨境贸易项目分解为系列课堂任务,使学生在解决复杂问题中构建知识体系。《基础俄语》课程组展示了如何利用数字化情景模拟平台,创设“商务谈判”、“新闻发布”等沉浸式语言应用场景,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与会教师就这些创新实践的可行性、可复制性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热烈讨论,认为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对分课堂等模式是激发课堂新动能的有益探索。
此外,与会教师还探讨了如何利用智慧教学工具实现教学互动、数据采集与学情分析,为精准施教和个性化辅导提供支持。同时,会议也强调,技术应用应服务于教学目标,避免“为了技术而技术”,要注重提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质量和深度。
最后,为系统推进课堂质量提升,张金秋副主任提出下一步工作重点:一是强化教学设计,鼓励教师依据OBE理念,精细化设计每堂课的学习目标、活动流程与评价方式;二是共建共享资源,汇集优秀教案、课件、活动设计,促进相互借鉴;三是完善支持与评价机制,将课堂创新成效纳入教学评价重要维度,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提供持续支持。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国际贸易与俄语系的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动力。全系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共同为推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